今天,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微博上分享了新书《债务危机:我的应对原则》。
3 月 18 日下午开盘没多久,在各大主流外媒尚未发声的背景下,一条有关 “桥水爆仓” 的信息在机构市场间疯狂流传。而桥水日前还通过一份《每日观察》,对旗下产品的净值表现进行了解释。
桥水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类,一类是纯阿尔法策略(Pure Alpha),在追求稳健中性的前提下追求主动出击的收益,另一类是全天候策略 (All Weather),又被称为风险平价策略,为了适应在更长的市场周期中控制风险。伴随新型冠状病毒和石油黑天鹅的双面夹击,桥水的纯阿尔法策略出现大比例回撤。通常来说,在金融市场中,股票、债券、商品、贵金属等许多资产存在负相关关系,例如股票市场出现下跌时,国债市场往往会走高,那么通过风险的平价处理,能够在对抗风险的同时追求更高的超额收益。这就是桥水设计全天候策略的原因。
所谓全天候策略,要求仓位在配置过程中追求风险的等价,举例来说,在一个真空假设中,如果仓位中的股票、债券各占一半,但通常股票风险高而债券风险低,那么如果追求风险平价,此时可以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将债券的风险加权到与股票同样的水平。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,全天候策略如此方法论的 BUG 出现了。
伴随疫情的扩散和原油价格的雪崩,美股、黄金、商品甚至阶段性的美债都在发生剧烈波动,按照 “波动率越大,越要卖出” 的逻辑,全天候策略对美股进行了大清洗式的抛售,紧接着原油、黄金、美债等资产也无一幸免。关键问题在于,正如前文提到的,做多低波动率资产的时候,为了满足风险平价要求,持仓部分是加了杠杆的,当国债价格都遭遇承压时,回购市场的紧张程度必然会直线上升。
事实上,如果全市场只有桥水一只基金采用这种策略,可能也会相安无事,然而近年来国际市场中越来越多的,当类似的策略在黑天鹅起舞的单边行情中采取相同的动作时,踩踏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—— 全天候策略超载了。
所幸, 3 月 18 日晚间, 瑞达利欧 就在在个人认证的微博上回应:今天有传言桥水 “崩了”、“遇上麻烦了”。我向你们保证这完全是错误的,桥水一切安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