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微博上分享了新書《債務危機:我的應對原則》。
3 月 18 日下午開盤沒多久,在各大主流外媒尚未發聲的背景下,一條有關「橋水爆倉」的信息在機構市場間瘋狂流傳。而橋水日前還通過一份《每日觀察》,對旗下產品的淨值表現進行了解釋。
橋水的策略主要分為兩類,一類是純阿爾法策略(Pure Alpha),在追求穩健中性的前提下追求主動出擊的收益,另一類是全天候策略 (All Weather),又被稱為風險平價策略,為了適應在更長的市場周期中控制風險。伴隨新型冠狀病毒和石油黑天鵝的雙面夾擊,橋水的純阿爾法策略出現大比例回撤。通常來說,在金融市場中,股票、債券、商品、貴金屬等許多資產存在負相關關係,例如股票市場出現下跌時,國債市場往往會走高,那麼通過風險的平價處理,能夠在對抗風險的同時追求更高的超額收益。這就是橋水設計全天候策略的原因。
所謂全天候策略,要求倉位在配置過程中追求風險的等價,舉例來說,在一個真空假設中,如果倉位中的股票、債券各佔一半,但通常股票風險高而債券風險低,那麼如果追求風險平價,此時可以通過加槓桿的方式將債券的風險加權到與股票同樣的水平。然而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,全天候策略如此方法論的 BUG 出現了。
伴隨疫情的擴散和原油價格的雪崩,美股、黃金、商品甚至階段性的美債都在發生劇烈波動,按照「波動率越大,越要賣出」的邏輯,全天候策略對美股進行了大清洗式的抛售,緊接著原油、黃金、美債等資產也無一幸免。關鍵問題在於,正如前文提到的,做多低波動率資產的時候,為了滿足風險平價要求,持倉部分是加了槓桿的,當國債價格都遭遇承壓時,回購市場的緊張程度必然會直線上升。
事實上,如果全市場只有橋水一只基金採用這種策略,可能也會相安無事,然而近年來國際市場中越來越多的,當類似的策略在黑天鵝起舞的單邊行情中採取相同的動作時,踩踏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—— 全天候策略超載了。
所幸, 3 月 18 日晚間, 瑞達利歐 就在在個人認證的微博上回應:今天有傳言橋水「崩了」、「遇上麻煩了」。我向你們保證這完全是錯誤的,橋水一切安好。